我是誰?嘲笑我的,是這些孤獨的問題。
不管我是誰,神啊,你知道,我是屬於你的!
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我是誰?〉
北美人正在面對身份危機。我不肯定這是否新鮮事,但我認為,隨著選擇的範圍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樣化,各種聲音漸漸增強,不僅爭奪我們的注意力,而且爭奪我們的忠誠,所以,要弄清楚個人身份就很棘手。哪裡有可以信任的聲音,準確地告訴我們自己真實的面目?這件事影響非常深遠,因為我們若不知道自己是誰,就不可能真正地活著。換言之,我們的生活方式源於對自己的理解。潘霍華在1945年被處死刑前幾個月,在納粹監獄寫下一首詩,他在詩中問道:「我是誰?」對我們來說,再沒有別的問題比這更重要了。
視乎我們認為哪些事情重要,視乎誰問我們問題,我們可以根據以下事項定義自己(引而伸之,定義我們看重的是甚麼):宗教信仰、政黨、飲食偏好、性格類型、性別、源生家庭、職業、特殊興趣團體、俱樂部、嗜好、教育、所得稅等級、關係狀況、種族、身心健康……
像我們這樣的文化,花大量金錢和精力要說服我們相信,我們作為人的價值與我們的消費和生產能力密不可分(兩者越多越好),那麼你就能明白,為甚麼我常覺得自己要面對可怕的競爭,甚至到了一個地步──如果這場「比賽」要較量的是引導人內心的慾望──我常覺得自己是落敗的一方。
我確信,這件事關係重大(不亞於關係到我們的靈魂),我們需要一種聖禮式的應答。只要你花多些時間在科爾伯特長老教會,就會注意到我們看重這事。事實上,就因為茲事體大,所以最近有人向我提問。我準確地記得,那句原話是:「老兄,你自己對洗禮怎麼看?你說那麼多,有甚麼用?我不明白!」
雖然我正在寫一篇博士論文,這篇論文大概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但我的興趣遠不止是做學術練習;相反,那是出於一種深切的牧養關注。我職業上的主要責任,與我立志跟從耶穌的道路有關—那就是,幫助你們活出神兒女的身份。可是耐久的能力從何而來?相關而持久的是甚麼?答案既經過驗證,也是真實的,卻一點也不陳舊過時。
在充滿故事色彩的洗禮水域中,我們被賦予新的身份,被指派新的目的,獲賜新生命的活力。神使萬物更新,我們在歷久常新的受造界中,是救贖戲劇的參與者和演出者。超乎尋常地,洗禮藉著神的大能作為抓住(然後迷住)了我們,神從混亂中帶來秩序,洗去罪惡,拯救人脫離束縛,進入自由,用祂兒子的生命買贖我們的生命,並用聖靈充滿我們,使我們的生命豐盛地洋溢神聖的美德,就是仁愛、喜樂、平安、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因此你們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最重要的是—我相信,這是判斷我是否成功牧者的一個主要標準:你是否從生命的最深處知道,你屬於基督,你已被神永恆的恩典攫取。有許多嘈雜、混亂的聲音企圖定義你的身份,而我最大的願望是,你能夠聽到一個聲音,那位發聲者渴望成為你親密的靈魂愛侶,祂一想到你就不禁微笑,祂因你而感到無限快樂,祂懷著熱情無比的神聖之愛,指著你說:「你屬於我!」
畢德生牧師(Eric Peterson)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