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社會‧萬象
1. 網上遊戲的治療作用
2. Z世代
3. 社交媒體與心理健康
4. 假新聞的心理學研究
5. 閑言閒語與惡作劇
6. 投訴文化的心理和偏見
7. 投訴的心理健康
8. 排隊社會心理
9. 社會運動與心理健康
10. 社會運動與精神健康
11. 社會暴力行為
12. 羊群心理
13. 敵我分明的社會心理
14. 貧者愈貧的社會局面
15. 魅力領袖的社會心理
16. 操控面面觀
17. 選舉有關心理健康
18. 雙重標準的社會心理
19. 權力的社會心理
20. 權力鬥爭的心理
21. 移民與心理健康(一)
22. 移民與心理健康(二)
23. 移民與心理健康(三)
24. 種族恐懼症與「定型」偏見
25. 恐怖主義
II 人性‧心聲
1. 完美主義者的認知思維
2. 完美主義是最佳的缺點?
3. 先入為主的心理
4. 欺騙的心理學
5. 說謊的心理
6. 謠言的心理剖析
7. 信口開河的心理
8. 信任的心理剖析
9. 跨越紅線的心理
10. 婚外情的社會心理
11. 情人眼裡出西施──一廂情願的心理偏見
12. 父母偏心的心理
13. 後悔的心理健康
14. 埋怨的心理健康
15. 袖手旁觀的心理
16. 報復的心理健康
17. 筒倉心理
18. 舒適區
19. 仇恨罪行
20. 失望的心理健康
21. 被出賣的心理感受
22. 虛偽的心理剖析
23. 買家懊悔的心理
24. 魅力的心理剖析
25. 感恩的心理
人是情緒化的動物,中國人說:人有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人的一生,基本上離不開這些情緒。所謂「心理健康」,不在於「擺脫」或「去掉」這些情緒,而在於不受它們的羈絆或轄制,不成為它們的奴隸。讓我打個譬喻:「七情」就好像七匹馬;心理健康的人仍然有「七情」,但不是任由它們像七匹野馬般把人胡亂拖行,人要像個受過訓練的騎師,能夠好好策騎這七匹馬,使之帶他去到目的地。
麥基恩醫生不單是位資深的精神科醫生,也是一位很人性化、情理通達的長輩。他撰寫的這本《人性心聲──心理萬花筒》,深入淺出帶出後工業社會及現代科技帶來種種的精神健康課題。不論是兒童抑或年輕人,以至中、老年人都承受著一定的壓力,以致「七情」受到相當程度的困擾。這書不但令我們「認識」問題,更加學到應對和舒緩的方法。
吳思源先生
愛百合牧養總監
《人性心聲──心理萬花筒》這本小品深入淺出地闡釋了好些社會心理學的概念,不含批判,如實引述了不少著名的心理學研究實驗結果,閱讀起來簡單明快、容易消化吸收。這書亦提出了在個人層面上,思想模式如何影響人的情緒健康,例如:完美主義就是已知的高危因素影響精神健康及降低抗逆力。相反,感恩的心卻是有效的保護因素,能夠促進創傷後的成長。
希望這書能夠廣傳開去,在這後社運及疫情反覆的年代,幫助大眾反思個人及身邊親友在這段時間的經歷;繼而逐漸重整價值觀及核心信念,踏上復和及復康之路。
李詠茜博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顧問臨床心理學家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實務副教授
麥醫生憑他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時代敏銳的觸角、心理學精闢的灼見、文獻廣博的涉獵,切合時宜地寫成此書。其中對社交媒體、社會運動、社會暴力、假新聞心理學、敵我分明的心理現象等有深入淺出的分析,最後以聖經真理為依歸。我有幸率先拜讀此書,讀後獲益良多。有感亂世正需要這書如清泉般洗滌心靈,以正視聽;讓讀者洞悉各種心理現象和盲點,希望有助社會重回正軌。
願上帝祝福這書,引導基督徒在主裡化解分歧,合而為一。本書取名《萬花筒》(kaleidoscope),甚有深意。智慧的亮光能把萬千的不同融合,成為一幅幅美麗和諧的圖畫,這就是希臘語字根「kalos」(漂亮)的原意。
張建良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