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序
自序
第一章 引言
1. 彼得前書是「繼子」
2. 文本互涉—舊約聖經在彼得前書的角色
2.1 彼得前書的取材
2.2 引文、引喻及呼應
3. 本書的論題
4. 舊約聖經與隱喻
5. 本書的鋪排
第二章 新時代(神聖國度)的君王
1. 基督/彌賽亞君王
1.1 有關「基督」的爭議
1.2 彼得前書的「基督/彌賽亞」
1.2.1 佐證(一):彌賽亞與活石(二4-8)
1.2.2 佐證(二):彌賽亞與「救恩」、「好消息」和「揭示」(一3-12)
1.2.2.1 彌賽亞的「救恩」(一5、9、10)
1.2.2.2 彌賽亞的「傳福音/好消息」(一12)
1.2.2.3 彌賽亞的「顯現/啟示/揭示」(一5、12;一7)
1.2.2.4 小結
1.2.3 佐證(三):「主」與「基督/彌賽亞」(一3,三15)
1.2.3.1「主耶穌基督」(一3)
1.2.3.2 「主基督」(三15)
1.2.3.3 小結
1.2.4 小結:「基督」的舊約背景
1.3 人沒有想到的彌賽亞的另一面
1.3.1 彌賽亞代贖之血與重生的「新時代」(一18~25)
1.3.1.1 彌賽亞羔羊一得贖的關鍵(一18~21)
1.3.1.2 重生之道:彌賽亞的新時代(一23~25 )
1.3.1.3 小結
1.3.2 彌賽亞的榜樣與以賽亞書的僕人之歌(二21~25)
1.3.3 基督、挪亞與洗禮(三18~22)
1.3.4「在基督彌賽亞裡」(三16、五10、14)
1.3.5 小結:彼得對彌賽亞的獨特見解
2.歸納與應用
3.研討問題
第三章 新時代(神聖國度)的臣民
1. 臣民與前人:先知、傳道者和天使(一10~12)
2. 臣民由無變有
2.1 由「零」變「一」:真·子民與憐憫(二10)
2.2 神國子民的出生:不能朽壞的種(一3、23)
2.3 神國子民的長大:「飲」、「食」與進入救恩(二2~3)
3. 臣民與君王
3.1 那塊活石與眾活石(二4~8)
3.2 種族、祭司、國家與人民(二9~10)
3.3 基督的跟隨者(粉絲)
3.3.1 行動:跟隨腳蹤的人(二21~25)
3.3.2 心態:無畏無懼,尊主基督為聖(三14~15)
3.3.3 身份標記:為基督的名與「基督徒」這名(四12~19)
3.3.4 應許:作大牧人之下的小牧人(五1~4)
3.4 最高的效忠:踐行神的旨意
3.4.1 舊約聖經中的「神的旨意」
3.4.2 順服地上政權的底蘊(二13~17)
3.4.3 彼得前書其他的「神的旨意」(三17,四2、19)
3.5 小結:君子的尊貴氣節
4. 臣民與其國家
4.1「選民-寄居者」、「僑居(者)」、「客旅」 103
(一1,二11-12)
4.2 祝福別人與接受祝福(三8~12)
4.3 神國公民的品格
4.3.1 聖潔(一16)
4.3.2 順服丈夫:行善與仿效舊約人物(三6)
4.3.3 愛與罪(四8)
4.3.4 謙卑品格的建立(五5)
4.3.5 依靠與警醒(五6-9)
4.4 小結:一國之民的素養
5.歸納與應用
6.研討問題
第四章 新時代的國度/神聖領土
1. 國度與臣民:神聖與世俗的領域
1.1「選民一寄居者,就是僑居在………」(一1)
1.2 「得著……基業」(一4)
1.3「家/聖殿」(二5,四17)
1.4「聖潔的國度」(二9)
1.5 身處「巴比倫」的意義(五13)
2. 國度與君王:福音顯權能的領域
2.1 基督及其救恩的「顯現」
2.1.1 救恩在末時顯現(一5)
2.1.2 彌賽亞/耶穌基督的顯現(一7、13,四13,五1)
2.2 福音長存萬世:以賽亞書四十章6至9節的「主的話/道」(一24~25)
2.3 君王巡察之日:以賽亞書十章3節的眷顧與審判(二12)
2.4 活人死人受審判(四)
2.5 審判、萬有與結局(四7、17)
3. 小結
4. 歸納與應用
5. 研討問題
第五章 總結:彼得前書的神學與新時代的主基督日
附錄:彼得前書大綱及修訂譯文
參考書目
中英名詞對照表
「文本互涉系列」的這本《與彼得同讀舊約──彼得前書的彌賽亞「新時代」》,自筆者完成愛丁堡大學博士研究、應允寫作以來,已經耽誤多年,謝謝天道書樓的同工(特別是黎永明博士和廖金源牧師)一直的包容。在筆者出版自己的約翰福音博士論文以後,教學和行政事奉的壓力不輕,加上這些年香港的社會事件,隨後全球疫情爆發、世界政局動盪……人在不停留意新聞、忙於應對的同時,難免感到迷茫和心力交瘁。
在這令人迷茫的年日,究竟「與彼得同讀舊約」跟「與某某同看新聞」有甚麼可堪比較之處?是的,今時今日,人都習慣影像、從網絡社交媒體看新聞,也不輕易看較一般社交貼文長的文字。科技和網絡發達,很多事情不必再與別人一同做。看電影、電視和聽歌,都只要拿著自己的手機,帶著耳筒,就可以隨時隨地做。這時候,身為讀者的你,為何還要「與彼得同讀舊約」?
其實,在動盪的日子,我們更需要神的話語!
在安穩的日子,我們也許不會明白彼得為何說:「即或你們現今必須在各種試驗中暫時難過,你們卻要大大歡樂,為要叫你們信心的真材實料(這比那被火煉過,仍會朽壞的黃金更加寶貴),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可以帶來稱讚、榮耀和尊貴。」(彼前一6~7)[1] 彼得吩咐正在受苦的人要喜樂,會否太「堅離地」(「不接地氣」)?可是,正正在不安難過的日子,我們才頓然發現,原來環境越是幽暗,保持輕鬆、幽默感和喜樂的心就越發重要!要捱過寒冬,我們需要正面的思想。
若是這樣,彼得前書的經文本身就已經值得細味。《與彼得同讀舊約》這本書的意義更在於,讓我們在這時候看看耶穌這位門徒如何跟我們分享一部深深吸引他、令他著迷的書——舊約聖經(不要忘記當時沒有錄像 / 直播或社交媒體)。對於心力交瘁的人,《與彼得同讀舊約》幫助我們從當下的處境抽離一下,回到彼得的時代,明白舊約的彌賽亞,原來是「上帝早已預備」的!
本書就是在這場景之下完成的。筆者希望,藉著《與彼得同讀舊約》與讀者一同思想「彼得前書如何引用舊約聖經」這課題,特別是舊約希臘文《七十士譯本》。第一章是引言,解釋我們的進路;第二至四章就按主題思想彼得這方面的信息,繼而歸納和應用,每章完結時提供研討問題及有助安靜禱告的詩歌;第五章總結全封書信的神學信息。書末的附錄是筆者對彼得前書經文的中文改譯。
簡介本書內容之後,筆者不忘多謝該多謝的人。感激播道神學院前院長楊詠嫦博士題序。她是筆者昔日讀神學時的啟蒙老師,從她身上看到何謂靈命與學術的結合;後來有幸蒙她賞識,給予機會在母院參與教學事奉。謝謝現任院長郭文池博士、芝加哥三一神學院新約系主任鮑維均博士和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科副教授辛惠蘭博士撰文推薦。辛博士是筆者在愛丁堡大學同期的師姐,專長研究彼得前書,一同師承赫塔多(Larry Hurtado)教授;在生命中能遇上並受教於這位大師,實在是我們的榮幸。鮑博士是筆者的三一神學院老師;回想十三年前,初到三一神學院就獲邀到他府上晚餐食鮑魚的情景,並上他課時經常掛在嘴邊 “interesting!” 的情景,皆像不久前才發生的事。郭院長對同工的信任和包容,以及他的真誠是曾經一同事奉才會深入了解的。另外,筆者也要感謝天道書樓的編輯同工用心和仔細的校對。當然,也要謝謝筆者的太太和兩個兒子,他們容讓筆者週末和主日,不是預備聚會,就是負責聚會;不是在教會開會,就是對著電腦寫作。兒子們的歡笑聲是筆者和太太的安慰。
彼得前書以受苦的信息見稱,也許恰恰成為現今不少人的寫照。耶穌基督為了對善的堅持而受苦,相信令這時代的我們感受良多。彼得前書篇幅短小,但用字美麗,即使在本書完成之後,仍然吸引著筆者。彼得浸淫於舊約聖經,唯願由此營造的思想空間,藉本書的解說,能夠在讀者腦海中不斷縈繞,好叫我們靠著主的道,能跟隨祂走過寒冬。這是筆者的祈禱。
[1] 除特別註明,本書引用的彼得前書經文皆為筆者改譯自《新譯本》的。
譚博士的《與彼得同讀舊約》既有學術深度,論點鏗鏘有聲,又呈現彼得前書的神學大圖畫,令讀者感受整卷書的立體信息之餘,也驚歎彼得何等深受舊約聖經之薰陶。本書的出版,乃是華人神學界一大貢獻。唯願天父大大使用這本學術嚴謹、枝葉與樹林相得益彰、往彼得前書深度行的好書,我謹推薦予廣大喜愛聖經的讀者!
楊詠嫦博士
播道神學院 • 前院長
基督教國際培訓中心 • 創辦人及主任
譚博士在這令人欽佩的研究中,從以色列聖經的角度,對彼得前書作出深刻的解讀。這解讀闡明了耶穌身為彌賽亞的重要性,並為信徒提供一個視角,使他們能夠在新的時代和新的國度裡,尋見自己的身份。書中的討論和周密的釋經,不僅建基於最新的學術研究,令人印象深刻,其嚴謹的分析也展示了如何透過解讀古代文本及其共文本(co-texts)的關係,帶出當代的意義。單單這些洞見就已經值回書價!
鮑維均博士
美國三一神學院 • 新約系主任及教授
本書不單有嚴謹的釋經、精闢的神學分析,更難得的是將很多信徒看為「繼子」的彼得前書,轉化成今天具體的生活應用信息,實在是一本難能可貴的另類釋經書,我誠意向各位讀者推薦譚志超博士這本新作。
郭文池博士
播道神學院 • 院長暨鮑會園教席副教授
討論新舊約文本互涉的本地專著不多,譚博士的新作《與彼得同讀舊約》,除了向我們示範如何探索新約作者對舊約聖經的引用,更藉著彼得前書引用舊約經文的框架,帶領我們進到書卷作者的神學視域,好領受我們自己身為耶穌基督彌賽亞國度的臣民,今天在世生活的身份及應有的心態和行動。全書釋經嚴謹,反省和應用兼備,的確是陪伴我們基督徒保持正面思想、捱過艱難日子的良師益友。
辛惠蘭博士
中國神學研究院 • 聖經科(新約)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