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Your Cart

舊約詮釋學初介:從歷史進路至文學進路(增訂版)

舊約詮釋學初介:從歷史進路至文學進路(增訂版)
舊約詮釋學初介:從歷史進路至文學進路(增訂版)

產品規格

Books
英文名稱 An Introduction to Old Testament Interpretation
作者 吳仲誠
譯者 李金好
語言 繁體中文
出版商 天道書樓
第一版 2011-05
最新一版 2016-11(增訂版)
頁數 263
書籍系列 聖經詮釋系列叢書
條碼 9789622088535
國際標準圖書編號 (ISBN) 978-962-208-853-5
備註 *以上定價僅供參考,確實售價以書室及批發報價為準。
  • Stock: 有存貨
  • Model: TD4203
產品瀏覽次數: 21260
HK$105.00

增訂版序
黃序
吳序
自序
簡寫序
 
第一章 現代主義與現代詮釋學
1.1 定義
1.2 現象:現代詮釋學的典範轉移
 1.2.1 科學領域的典範轉移
 1.2.2 聖經詮釋的典範轉移
 1.2.3 從現象汲取教訓
1.3 現代詮釋學的時代背景:理性主義
1.4 現代詮釋法的基本假設
1.5 總結
 1.5.1 現代詮釋學屬「鑒別」的研究
 1.5.2 現代詮釋學是眾多假設的產物
 
第二章 歷史鑒別法
2.1 來源鑒別學
 2.1.1 早期的來源鑒別學
 2.1.2 威爾浩生和新底本說
 2.1.3 底本說的缺陷與後來的歷史鑒別學
2.2 形式鑒別學
2.3 傳統歷史鑒別學
2.4 面臨危機的歷史進路
 2.4.1 七十和八十年代的歷史鑒別學
 2.4.2 八十年代以後的歷史鑒別學
 2.4.3 歷史鑒別學的現況
 2.4.4 底本被扼殺的厄運
2.5 評估
 2.5.1 歷史鑒別學的貢獻
 2.5.2 歷史鑒別學的局限
  2.5.2.1 來自福音派學者的批評
  2.5.2.2 來自非福音派學者的批評
  2.5.2.3 實用性的評估
   2.5.2.3.1 缺乏可靠的詮釋模式
   2.5.2.3.2 缺乏可信性
    2.5.2.3.2.1 缺乏客觀性
    2.5.2.3.2.2 缺乏歷史證據
   2.5.2.3.3 不能提供連貫且有意義的閱讀
2.6 總結
 
第三章 文法歷史詮釋法
3.1 定義說明
3.2 福音派文法歷史詮釋法的基本假設
3.3 文法歷史詮釋與歷史鑒別學的比較
 3.3.1 兩個方法的共同點
  3.3.1.1 哲學理念上的共同點
  3.3.1.2 共同的假設和做法
 3.3.2 兩個方法的差異
3.4 評估
 3.4.1 貢獻
 3.4.2 局限
  3.4.2.1 當代詮釋學帶來的挑戰
  3.4.2.2 新約作者解經帶來的挑戰
  3.4.2.3 歷史背景的問題
  3.4.2.4 客觀性:難以捉摸的理想
  3.4.2.5 科學的問題
  3.4.2.6 經文當今信息的問題
  3.4.2.7 聖經功用的問題
3.5 總結
 
第四章 文學進路
4.1 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又一次典範轉移
4.2 文學詮釋:脫離歷史鑒別學研究法
 4.2.1 慕蘭保與修辭鑒別學
 4.2.2 繼慕蘭保之後:文學進路的抬頭
 4.2.3 繼慕蘭保之後:現代與後現代的觀點
  4.2.3.1 以文本為中心的進路
  4.2.3.2 以讀者為中心的進路
4.3 評估
 4.3.1 對文學進路的保留
  4.3.1.1 聖經是文學嗎?
  4.3.1.2 文學進路是把現代概念強加於古代文本之上嗎?
  4.3.1.3 文學進路會否削弱了聖經的默示色彩?
 4.3.2 文學進路的問題
  4.3.2.1 把聖經當作純文學
   4.3.2.1.1 歷史層次:「非文學」的經文
   4.3.2.1.2 歷史層次:歷史與敘事
   4.3.2.1.3 神學層次:聖經是神默示的
  4.3.2.2 漠視作者
 4.3.3 文學進路的貢獻
  4.3.3.1 文學進路有助連貫地閱讀
  4.3.3.2 文學進路突顯聖經優美的文學
  4.3.3.3 文學進路顯示了舊約的文學常規
  4.3.3.4 文學進路重視讀者在詮釋過程的角色
4.4 總結
 
第五章 文學傳播的基本概念
5.1 文學傳播
 5.1.1 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文學傳播
 5.1.2 敘事者和敘事對象化間的文學傳播
5.2 文體
 5.2.1 文體的定義
 5.2.2 識別文體的重要性
 5.2.3 識別文體的方法
 
第六章 聖經敘事的文學常規
6.1 觀點
 6.1.1 觀點的作用
 6.1.2 觀點的多元性
6.2 佈局
 6.2.1 佈局的模式
  6.2.1.1 亞里士多德模式
  6.2.1.2 張力弧模式
  6.2.1.3 衝突——化解模式
 6.2.2 富創意的事件編排
6.3 人物和人物刻畫
 6.3.1 人物的分類
 6.3.2 人物刻畫的技巧
  6.3.2.1 人物的外觀
  6.3.2.2 人物的行動
  6.3.2.3 人物的言語
  6.3.2.4 人物的思想
  6.3.2.5 對照:人物刻畫的技巧
6.4 場景
 6.4.1 時間場景
 6.4.2 地理場景
 6.4.3 文化場景
6.5 重複:聖經的文學技巧
 6.5.1 字句的重複
 6.5.2 題旨的重複
 6.5.3 成對記錄
6.6 總結
 
第七章 以文學進路解讀路得記第一章
7.1 場景
7.2 佈局
7.3 人物刻畫
 7.3.1 拿俄米
 7.3.2 路得
 7.3.3 人物的對比
7.4 觀點
 7.4.1 敘事者的觀點
 7.4.2 拿俄米的觀點
 7.4.3 路得的觀點
 7.4.4 各種觀點之間的關係
7.5 重複的技巧:題旨
7.6 總結
7.7 信息
 
第八章 結論
參考書目
漢英詞語對照表

討論敘事文體的著作,大多只會列出文體的特點和詮釋方法,鮮有像本書提供清晰的理論基礎,闡述歷史鑒別法及文法歷史詮釋法的貢獻和局限,凸顯文學詮釋進路的好處和原則。本書淺白易明,有助讀者掌握不易理解的論點。

鄺炳釗博士
香港建道神學院 • 榮休教授




吳仲誠博士討論兩百年來敘述文的詮釋歷史時,展現了一位富有深度和廣度的聖經學者的功力。他旁徵博引,把各種詮釋理論的來龍去脈,客觀而深入淺出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這本書實在是有心了解舊約詮釋者非讀不可的佳作。

黃朱倫博士
香港金燈臺出版社 • 總編輯



 
過去兩個多世紀,舊約研究發展出各種鑒別方法,為聖經權威、經文詮釋、教會牧養帶來很多衝擊與啟發。吳仲誠博士這本著作旁徵博引,全面評論這些鑒別方法,深入探討背後的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前提,詳細介紹近年注重聖經文本的詮釋方法,誠為不可多得的佳作。

賴建國博士
美國創欣神學院 • 舊約教授
 



吳仲誠博士博學多才,在本書展示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詮釋學的來龍去脈,說明為何要在聖經神學、歷史和文學三個向度並重下,以「文學進路」為詮釋學出路,藉著研讀經文的文學特徵,發掘神學信息!華人教會在舊約詮釋學上乾渴已久,如此好書實在是及時雨。

吳獻章博士
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 • 舊約教授




本書認定釋經的關鍵是讀者的前設,首要的是「聖經是神默示的」;背離這信念的詮釋法無法建立教會,終必窮途末路。作者將廣博的閱讀與細心的反省融會貫通,客觀平和而深入淺出地講解各時代釋經的典範轉移,並附以釋經示範,兼顧理論與實踐,對入門者與同道都有裨益。

沈立德博士
新加坡神學院 • 榮譽院長




本書討論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所產生的舊約詮釋理論,建議讀者採納文學進路,並以路得記為例子,顯示這種進路的優點和對聖經研究的貢獻。本書學術與實用兼備,教牧都應人手一冊。

陳世協博士
新加坡神學院 • 前院長

 

[內容簡介]

「一段經文為何有諸多解釋?哪個解釋才正確?」──這是信徒常有的困惑,而聖經詮釋學正是處理這課題。不過,詮釋學涉及的理論相當繁多,令人難以理解。
本書作者採用化繁為簡手法,以舊約敘事文為焦點,扼要闡明現代和後現代主義對聖經詮釋的影響,介紹不同學派(歷史鑒別法、文法歷史詮釋法、文學詮釋法)的歷史背景,評估其貢獻和局限;同時,倡議根據經卷的文學特徵來發掘神學信息,並以範例展示如何應用。本書不單闡明聖經詮釋學的基本概念,更擴闊讀者視野,讓他們懂得從不同角度來欣賞聖經的豐富多彩。


[作者簡介]

吳仲誠(Samuel T. S. Goh)
.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 of Belfast)哲學博士
.新加坡神學院英文部舊約副教授;益道聖經與神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範圍:五經、聖經詮釋、舊約神學、智慧文學
.著作包括《希伯來詩歌詮釋:理論與實踐》、《天長地久:雅歌情》(合著)

發表點評

請先 登錄 註冊 再發表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