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文化結合綜合症」?
不少與精神健康有關的問題發生,原因其實與患者的文化有密切的關係。「文化」,拉丁文原意是「靈魂的培養」,是通過各種社會行為,在各個範疇內(包括法律、習俗、宗教、藝術等等)一代傳一代,累積及不斷更新的思想行為精華,並養成適應自然及周圍環境的潛意識,因而產生一種約定俗成的宇宙觀念(包括靈界),以及人際之間的相處表現。
假若在某文化區域或同民族的人群中,有多人同樣出現類似的精神徵狀群,但不見於其他地方或族群,便可以稱得上發生「文化結合綜合症」(Culture-bound syndromes),或譯「文化約束綜合症」。最早提出這個專有名詞的人是香港精神醫學教授葉寶明(PM Yap)。他承認,這個名稱可以表達不同方面的情況,容易令人混淆。它可以代表當地人精神障礙的本土名稱,也可以是他們對精神障礙的治療禮儀,更可以是他們相信發病的超自然成因。與其他精神障礙不同,就是這綜合症常常因人傳人或特殊環境因素而擴散開去,其他接觸者陸續發病,好像被細菌感染一樣,甚至成為當地的流行病。明顯例子便是1984年至1987年,在中國廣東省海南島及雷州半島出現的「縮陽症」(Koro),好似傳染病一般影響超過2,000人,大部分為男性。
很多時候,這些「文化結合綜合症」的病徵與臨床分類的不同精神障礙(例如憂鬱症、焦慮症、妄想症等)相似。雖然大部分病者並沒有發現身體器官出現毛病,但往往出現生理上的病徵(例如心跳、手震、肌肉抽搐等),偶然也有由於「器質性」(身體機能)失調而變成疾病,例如癲癇症。若能了解背後的文化特徵而加以處理,對病情應該大有幫助,並且可以減少日後復發的機會。不過,即使這情況在精神疾病分類中沒有歸類,以及所有身體檢查完全正常,仍有需要參考當地傳統治療方法,甚至選擇當中安全有效的部分,並依據病情作出適當的運用來處理,在臨床上確實對病人及其家屬有幫助。
對於「文化結合綜合症」的定義,不同專家有不同的診斷標準。目前國際通用的精神疾病診斷分類手冊主要是聯合國的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及美國精神醫學會的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兩者最新的分類版本已經取消了「文化結合綜合症」這項診斷。不過最新的ICD-11版本仍有特別的一項「文化特殊關係障礙」(Culture-specific
disorders),而新的DSM-5手?則把這概念改為「文化對苦痛的概念」(Cultural concepts of distress)。
隨著時代發展,各地城市化及全球交通往來頻繁,有些「文化結合綜合症」會隨著人口遷移(例如海外工作讀書、移民及難民)被帶到其他地域甚至其他種族之中,病徵或會因新的環境情況而出現變化。另一方面,隨著醫學發達及精神健康教育普及化,這類「文化結合綜合症」會得到及早預防及治療,因而越來越少見了。故此,寫這本書並不是要提供醫學教材,而是要引起讀者們對精神病的歷史、文化相關因素的興趣,從而減少對精神障礙的恐懼與偏見。
聖經(特別是舊約)主要寫給猶太人,因此當中的疾病(生理或心理)受到宗教文化影響。許多時候,患病的源頭被視為犯罪,醫治的方法乃是認罪悔改,以及聽從耶和華神的話,遵行神眼中視為正的事,聽祂的誡命並持守祂的一切規定(出埃及記15:26)。在眾多疾病之中,聖經最常提到稱為「麻瘋」的疾病(歷代志下26:20-23、列王紀下5:1-27)。現時醫學認為,那些並不是真正的「麻瘋病」,只是可傳染的一種嚴重皮膚病。耶穌則以特別的方法醫治了這種病(路加福音5:13、17:12-14)。
最後,本書不是額外的醫學教材,只是期望令讀者們對心理障礙的相關歷史、文化、宗教等因素產生興趣,因而減少對精神疾病及病患者的恐懼與偏見。
香港精神病學的「開山祖師」──葉寶明教授,他是上世紀中葉舉世知名的跨文化精神病學權威。通過仔細觀察和總結,葉教授和其他專家發現並記錄了一系列「文化結合綜合症」(Culture-Bound Syndromes)。這些病症的存在清楚說明了文化因素對精神病的發生、形態及後續演變都有重大的影響。
麥基恩醫生以資深醫者、學者、基督徒的身份為大家介紹一系列文化結合綜合症。他用深入淺出的筆法,描繪這些病症的特點,並說明現代醫學如何理解這些病症,最後從聖經中找出相對應的例子加以說明。這本書易讀易懂,有豐富趣味性,絕對不會令您失望!
潘佩璆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香港養和醫院精神科名譽顧問醫生
麥基恩醫生恆常撰寫與精神健康有關的文章,但他今次撰寫的新書《趣異跨文化綜合症》有些特別,就是書中大部分的題目,本人作為臨床心理學家也未曾看過。雖然麥醫生謙遜地在序言表明不是寫醫學教材,但是相信從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專業人士,也可從本書學習到更多跨文化綜合症的知識。全書探討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奇特精神健康現象,把當中的重點概念融匯了精神醫學的知識後寫出來,繼而配以聖經相關的教導與讀者分享。當中不少文章也令我有所反思。
譚日新博士
誠信綜合治療中心臨床心理學家
A.
地方靈異 1.「鬼魂疾病」綜合症 2.「邪病」綜合症 3.「巫病」綜合症 4.「神經」綜合症 5.「骨標(巫毒死)」綜合症 6.「幽靈」綜合症 7.「縮陽症」 8.「庫魯」綜合症 9.「邪眼」綜合症 10.「無意願」綜合症 11.「根術」綜合症 12.「負累」綜合症 13.「悲哀的心」綜合症 14.「睡血」綜合症 15.「腦囟內陷」綜合症
B.
環境殊變 1.「共享鈕扣」綜合症 2.「平原熱病」綜合症 3.「緬因州跳躍法國人」綜合症 4.「逃走歇斯底里」綜合症 5.「拉塔」綜合症 6.「溫迪哥」綜合症 7.「心破碎」綜合症 8.「瘋狂疾病」 9.「膽汁」綜合症 10.「亞莫克」綜合症 11.「神聖厭食」綜合症 12.「薰衣草城」綜合症 13.「野人 / 野豬」綜合症 14.「風襲」綜合症 | C. 異域雜障 1.「北極癔病」綜合症 2.「獸皮艇-焦慮」綜合症 3.「波多黎各」綜合症 4.「瘋狂魔力」綜合症 5.「瞬間妄想」綜合症 6.「小狗懷孕綜合症」 7.「思想過多」綜合症 8.「香蕉 / 椰子」綜合症 9.「扇風機死亡」綜合症 10.「放棄生存」綜合症 11.「神經衰弱」綜合症 12.「瘋狂發作」綜合症 13.「過勞死」綜合症 D. 身心失能 1.「噘嘴」綜合症 2.「吃驚」綜合症 3.「扎爾」綜合症 4.「吵罵、暈眩」綜合症 5.「撲火」綜合症 6.「消化不良」綜合症 7.「洩精症與腎虧」綜合症 8.「怕冷」綜合症 9.「惡夢」綜合症 10.「火病」綜合症 11.「心臟神經症」 12.「對人恐懼」綜合症 13.「腦勞累」綜合症 14.「家裡蹲」綜合症 |